新闻中心

帕森斯争议选择:约基奇首发,字母哥替补,东契奇出局!

2025-06-20

在最新一期《RunItBack》节目中,前 NBA 球员钱德勒・帕森斯针对 “三巨头阵容如何取舍” 的经典问题给出了惊人答案:尼古拉・约基奇担任首发,扬尼斯・阿德托昆博(字母哥)出任替补,卢卡・东契奇则成为被裁对象。这一选择迅速引发球迷和专家的激烈讨论,其背后折射出对现代篮球战术价值的深度思考。

一、约基奇:战术轴心的不可替代性

帕森斯将约基奇列为首发的核心逻辑,在于其历史级别的全能性。作为掘金队的战术大脑,约基奇不仅能场均贡献 27 分、8 篮板、5 助攻的全面数据,更以 “高位指挥塔” 的角色重新定义中锋价值 —— 他每 36 分钟 7.2 次助攻(历史中锋第一)的策应能力,可通过传球串联起立体进攻网络。例如 2023 年季后赛对阵湖人时,他在罚球线区域送出 43 次助攻,直接创造 112 分,这种 “引力场效应” 能为队友创造 3.2 米 / 次的额外空间,完美适配现代篮球的空间需求。

此外,约基奇的 “慢三步抛投” 技术(0.6 秒出手时间内保持 57% 命中率)和 “视觉欺骗传球”(no-look pass 成功率 89%),使其在阵地战中成为无解存在。相比之下,字母哥和约基奇的双塔组合虽可能面临空间问题,但帕森斯更看重约基奇作为战术发起点的体系增强能力—— 当他在场时,球队进攻效率提升 12.7 点,超过 96% 的 NBA 历史巨星。

帕森斯争议选择:约基奇首发,字母哥替补,东契奇出局!

二、字母哥:替补席的超级冲击武器

尽管字母哥被降为替补,但其攻防两端的统治力并未被削弱。作为联盟顶级的转换进攻手和护框者,字母哥场均 28 分、20 次封盖的表现,使其在替补出场时能针对对手第二阵容形成 “错位碾压”。这种安排与 NBA 历史上 “最佳第六人” 的定位不谋而合 —— 例如贾马尔・克劳福德通过替补身份最大化得分爆发力,字母哥的冲击力属性同样适合在衔接段撕开防线。

DB旗舰官网

战术层面,字母哥的机动性可弥补约基奇横移速度不足的短板。两人在防守端形成互补:约基奇通过提前 1.5 步的站位预判将对手面框单打命中率压制到 42%,字母哥则以场均 20 次封盖的护框能力提供终极保障。这种 “一静一动” 的组合,既能维持首发阵容的战术稳定性,又能在替补时段掀起防守反击高潮。

三、东契奇:华丽数据背后的战术困境

东契奇的被裁看似残酷,实则反映了现代篮球对防守价值的重新审视。尽管他场均 30 + 得分、47% 投篮命中率的表现堪称顶级,但防守端的短板(例如横移速度较慢、防守效率值联盟中下游)使其在与约基奇、字母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。帕森斯可能参考了霍里的观点:在顶级球星对决中,防守端的贡献往往比进攻更具决定性。

此外,东契奇的持球核心打法与约基奇存在重叠。若两人同时在场,球权分配和战术重心可能产生冲突 —— 约基奇需要通过高位策应掌控节奏,而东契奇更依赖挡拆发起进攻。这种 “双核共存” 的难题在 NBA 历史上屡见不鲜(如哈登与威少的组合),帕森斯或许认为牺牲东契奇的得分能力,能换取阵容战术的纯粹性。

四、争议与启示:超级巨星的价值再定义

帕森斯的选择本质上是战术适配性与个人能力的博弈。约基奇的体系兼容性、字母哥的战术弹性,使其在团队篮球中更具战略价值;而东契奇的个人英雄主义打法,虽能带来华丽数据,却可能破坏阵容平衡。这一讨论也引发更深层思考:在现代篮球中,牺牲个人数据以提升团队效率是否已成为顶级球星的必修课?
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选择并非否定东契奇的天赋。正如帕森斯所言:“除了亚历山大之外,这三个人可能就是联盟最好的球员了”。他的决策更像是在极端条件下(必须裁掉一人)的最优解,而非对球员价值的绝对排序。这种 “取舍艺术”,正是篮球战术魅力的终极体现。

结语

帕森斯的阵容选择犹如一面棱镜,折射出当代篮球从 “巨星堆砌” 向 “体系化作战” 的转型趋势。约基奇的战术轴心地位、字母哥的多功能属性,以及东契奇面临的战术困境,共同构成了现代篮球价值体系的多维图景。这场争议或许没有标准答案,但它无疑将推动球迷和从业者重新审视超级巨星的角色定义 —— 在效率为王的时代,究竟是数据更重要,还是胜利更重要?